大城小玉,一个城市的精神图腾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我在扬州生活了近30年,如果要我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城市的性格,我首先想到的是“温润如玉”,扬州人生性平和,喜欢整天生活在节奏缓慢的日子里消磨时光。男人谦谦如玉,女子小家碧玉,便是扬州人性格的最妙象征和真实写照。玉,成了这个城市的精神图腾。

  

多年前,我还在扬州,时常拜访唐史专家李廷先教授,那时他还健在。我们经常谈到的一个话题,就是玉和扬州的关系。李老80高龄,思维敏捷,很健谈。我问李老,扬州是一座水城,古诗中就有“入郭登桥出郭船”、“市廛持烛入,邻里漾船过”等诗句,端的是一座水上威尼斯。天下美玉汇聚于此,而不是其他地方,冥冥之中是否暗合着某种天然的“水石奇缘”?是南方烟水孕育了精美的扬州玉器,还是天下美玉一直滋润着这座柔情似水的城市,使之变得温润如玉?



扬州玉器厂的玉工正在雕刻巨雕(大型玉雕)作品,巨雕是扬州玉雕的 一大特色。其虽然造型浑厚庄重,但在外部雕刻上却讲求细活精致。


  我清楚记得,李老说过这样一句话:“翻开扬州历史,你就会很清楚地看到一部完整的‘扬州琢玉史’。”在李老的府上,聆听他的“扬州琢玉史”。李老告诉我,扬州玉工四千年前就有了。原来,扬州蜀冈尾闾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其中就有石斧、石锛、玉璧、玉琮等玉器。汉唐盛世,扬州是一派“煮海为盐,歌吹沸天”的繁华盛景。经济发达带动琢玉工艺发展,玉器制作已由小件发展到中件,从一般装饰品发展至观赏的玉蝶、玉璧、辟邪等。宋、元、明时代,扬州琢玉工艺已经成熟,玉器从小挂件开始向大型器物发展,花鸟、炉瓶等品种日见丰富。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毅进玉雕作品(扬州人) 


清代扬州,由于盐业经济的发达,琢玉工艺已达空前水平,至乾隆年间,进入鼎盛时期,扬州成为全国玉材的主要集散地和玉器制作中心之一。由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重达千斤、万斤的近十件大型玉器,多半出于扬州琢玉艺人之手,可见清代扬州琢玉技巧和艺术水平之高超,生产规模和作业能力之大,能工巧匠之多,实是前所未有。


  从明朝开始,扬州一直就是玉器的加工地与代名词,所谓“天下玉,扬州工”。直至现在,扬州仍是国内负有盛名的玉器加工基地。这里有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一座四面临水的小城,方圆百里一马平川,毫无山迹,也不产玉,为什么会成为名播天下的玉雕之城呢?


  我记得李教授当时很清楚地告诉我:“一切源于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图



大运河上的巨型玉雕


  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与扬州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扬州并不产玉料,正因为有了大运河的便利,才解决了运送原材料的问题,名闻天下的“扬州工”由此诞生。


  扬州玉器主要分为山子雕、炉瓶器皿、人物、花鸟、走兽、仿古6个类别。其中,尤以山子雕、巨雕技艺独具一格,代表着扬州玉雕的最高技术实力和艺术成就。



 玉雕需要心细、胆大、有耐性的人。制作玉雕时,先要对玉石进行“开 膛”,然后掏膛,再对玉器雏形进行压型,即精雕细琢。雕刻成形后,抛 光工序也很讲究。经玉工打磨抛光后,玉器就会变得清亮、透光。


 6月的一个下午,在扬州玉器厂一间设计室里,我拜访国家级工艺大师沈建元。沈老今年61岁,在玉器厂干了一辈子,每日与玉为伴,勤于制作,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山子雕技法。在他的创作室,我欣常了沈老的代表作《溪山访友》,这是一座白玉山子雕。整件作品分层布局,章法得宜,作品的构思、远近透视、疏密层次等无不是独具匠心。


  我问沈老如何理解山子雕。他告诉我,所谓山子雕,通俗说就是“随形创作”,即在构思中利用玉石的自然形态,因色设物、随形施艺,把内容统一在一个画面上。优秀的山子雕作品层次分明,构图严谨,其亭台楼阁、花木建筑皆呈一平面,给人以十分和谐的视觉感观。



 ▲沈建元玉雕作品,新疆和田籽料《花神献寿》


  “扬州工”除了山子雕,最擅长巨雕。清代之际,借助大运河的交通便利,远在万里之遥的大型玉材,可源源不断运抵扬州。而扬州是富甲天下的盐商聚集地,富可敌国。


  为讨好皇上,扬州盐政在建隆寺设有玉局,专门承制清廷各种大型陈设玉器,同时,大量生产玉器,将其中精品进贡朝廷,由此产生了名闻遐迩的“乾隆工”,亦称“扬州工”。被誉为“玉器之王”的《大禹治水图》,则是扬州玉雕史上的巅峰之作。


  这块巨型玉石,根据史料记载,重达九千多斤,于1778年发现于新疆和田一带密勒塔山,后来历经艰辛才将这块庞然巨石送至北京。面对如此稀世大玉,乾隆很高兴,连发数旨,将此巨石通过京杭大运河运至扬州进行雕刻。


  扬州玉局不敢怠慢,派出顶尖玉工,耗费十年时间雕成了宋人画的《大禹治水图》。此玉山高2.26米,宽0.96米。玉面匀净光滑,精致工整,上部雕着起伏峥嵘的山峰,底部是平坦的底座,青褐色,四周雕有山纹、树木,衬托着洁白的玉山,显出美玉的光润与大气。整件玉山,大气磅礴,其间峻岭叠嶂,洞穴沟壑,古木苍松,历历在目;又有瀑布急流,开山劈石,艰苦治水,人物生动传神,被誉为玉器之王。这座玉石巨作,显示出“扬州工”的高超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2008奥运会奖牌


  扬州玉器工艺进入现代社会之后,有了新的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就是由扬州玉工制作的。




扬州人的玉缘


  随着巨雕《大禹治水图》的成功,扬州玉雕在乾隆年间进入全盛时期,盐商们为了向朝廷进贡,不惜代价远购和田玉。那些昆仑山下的玉石也源源不断流入扬州。从此,扬州也有了一个“玉城”的别称。玉城的人,当然是玉人。从盐商到普通百姓,个个佩玉,以玉为美,显示出风雅。这种佩玉风气一直流传到现在。


  如果你来扬州住一段时间,就会发现,扬州人对玉情有独钟,在他们身上,少见金银首饰,但很少有不佩玉的。普通男子,只要经济许可,一般都有两块玉:悬玉和挂玉。悬玉就是挂于脖颈,玉坠悬于胸前。




  佩玉是扬州人的一种标志。我早年在扬州生活,多数沐浴于扬州澡堂,一池热水,大家赤身相向,此时即可看到,每人胸前都有一块小玉坠。俗话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玉不离身的原因是要养玉。一把新紫砂壶买回来要养,一块新玉也要养。怎么养?天天挂在身上,与人体肌肤亲密接触耳鬓厮磨。俗话说,人养玉、玉养人,按照民间说法,玉石是一种蓄“气”最充沛的物质,千百年来,皇室贵族除了佩戴宝玉之外,还有服食玉屑珠粉之好,甚至死后,口中还要含玉,或者穿着金缕玉衣,可见玉和人之间的深情,已到生死相依的地步。



  玉有“十宝九裂”的说法,这是因为天然玉石都干燥,易生裂纹。保护玉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它吸收人体分泌的体液,而玉里的矿物质也可以滋养皮肤。俗话说,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


  “人养玉,玉养人”的说法,是指在一定相互作用下,玉石饰品经长期佩戴和把玩后,玉石品质和人的身心都得到了改善。其一,玉石与人体的长期接触,会越发透明润泽,不易生裂;其二,人与玉石的长期接触有利于人体的身心健康,即玉养人,对人的一生都起作用。



一双纤纤之手将国家级工艺大师薛春梅的作品《舞韵花雨 》从柜中取出。玉质白润细腻,雕工精美,线条流畅,动感十足,把人物 表现得优雅飘逸、神采飞扬。


  除了悬玉之外,扬州男人还喜欢挂玉,即腰间佩玉,多选用如意、平安牌等玉件。之所以佩玉,一般认为玉除了养生,还能护身。扬州人一直相信,玉乃是吉祥之饰物,一旦挂身,便生灵气。一块好玉能趋吉避凶,给人带来好运。男人身上有玉,那是一种生活态度。佩玉成了君子有德的象征。扬州男子相亲,少见佩戴金银饰物,但玉件是万万不可或缺的。相亲时,男子都会有意无意露出玉坠或玉佩,如是包浆熟透的祖传老玉,则形象更佳。此时的玉件,成了相亲的语言:在女方看来,懂得佩玉的男人,一下子就有了让人信赖的光环,佩玉的男人磊落,有温情,说话走路都是温文尔雅,没有邪念。这样的男人显得从容不迫,任何事都显得稳操胜券。最起码,第一印象不坏。



身上戴着玉器的扬州女孩阎倩倩,正在个园里练习古筝。扬州的园林艺 术和玉雕艺术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山水画为蓝本的园林,其对意境 的追求和对气韵、造型的讲究,都给了玉雕艺术借鉴的元素。


  扬州女子更是花容玉貌,与玉结下不解之缘,她们最常见的玉饰有项链、耳坠、挂件、手镯、手串、戒指等。佩玉的女子,总有说不出的婉约。特别是手戴玉镯的女子,与漂亮的肤色相映衬,发着柔和的光泽,面对那样的纯洁与娇媚,让人顿生怜香惜玉之感。

作者:朱千华(国家地理网)


                         
玩转和田玉为您打开玉收藏之门,如果您想鉴定玉器真伪产地、玉友交流请扫二维码、长按指纹或添加结缘微信号:wanzhuanhetianyu66即可添加成功!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