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街之三言两拍(1)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8 23:00:13


我依然会想起你——小时候的街巷和伙伴,

象云飘了千万里,无处停歇。


多年以后,街巷,已面目全非,

人,也天各一方。

但有些情绪,会翻山越岭、跨洋过海

抵达你的内心深处。

见与不见,思念依旧;

在或不在,我心等待。


这是一次city walk,

一次上海老城厢的回忆之旅。



440年前的上海县城墙


早期的城隍庙

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


上海城隍庙外景


1、方浜中路


一个人对自己生活过20年的地方

总会特别留恋特别怀念。

CC人生最初20年的记忆,

汇集在这条横贯古城东西的蜿蜒马路

——童涵春、浦江医院、老同盛、银楼、

老虎灶、米店、酱油店、传呼电话亭、

台板五厂、方中信用社、城隍庙石狮子、

西瓜堂吃店、糖粥店、宁波汤团店、

派出所、南市区图书馆、静修庵……

以及以这条马路为核心的方圆2平方公里的区域。


老街西牌坊(河南南路口)


小东门的童涵春堂


老城隍庙宁波汤团店


昔日方浜路

大上海的发祥地——方浜


新建的老街开市


20多年后,当CC战兢忐忑地踏上

这块既熟悉又陌生的地界,

这条马路已被冠之以“上海老街”的美誉,

CC和她的小伙伴们曾经勾肩搭背、横冲直撞、

嘻嘻哈哈、流连忘返的小街小巷几乎荡然无存……

上海老街,是属于CC这些从小生长在老街的人们的,

它们像CC身上的经络血脉一样,

是她身体的一部分。

而新建的“上海老街”,是属于那些走马观花的游客,

或者来购买黄金和旅游纪念品的人。


方浜中路变成了“上海老街”,

新建的明清风格的建筑和牌楼高高耸立,

只见商铺和人潮,

不见古意和韵味,

就像新做的旧家具,

就像新衣上的旧补丁,

滥竽充数,假模假样,

有人说早就名不符实了。


夏天,台板五厂门口的上街沿是要抢的,

太阳还没完全落山乘风凉的躺椅就摆满了。

CC不高兴下楼去占位,

她家楼上有晒台,

她可以在晒台上坐到夜深,在露凉前下楼

听海关的钟声、黄浦江的汽笛入眠。

偶尔不做“盘房小姐”,便和祖母一起去纳凉,

若碰到隔壁2号里同龄同名的“斜头蓉蓉”

总是问应用题的解法,英文单词的读法,

CC只好硬着头皮一一回答。


离台板五厂不远的方中信用社,

CC小时的压岁钱和省下的“月规钱”都存在那里,

老爸每月给CC买贴花,贴花5元一枚,

所以CC从小就很有理财意识。




92/93年卖认购证的时候,30元一份,

CC在信用社门口左三圈右三圈地徘徊,

最后还是下不了决心。

认购证后来一路狂炒到近万元,

100份为单位(佰连号)更被炒到100万元。

用认购证去购买股票的,

许多人成了“杨百万”。

只能怪自己见识不足,错失第一桶金


信用社对面住着CC的同学晨,

小学五年级分班时以一分之差没进提高班,

从此与CC分叉而行。

一个早早下海做了个体户,

一个考进重点中学然后读大学,

那时最流传的一句话是: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但谁能说得清哪条路是宽是窄、是远是近呢?

同样没进提高班的红,

小学毕业也没考进重点中学,

后来进了商校,在职读了大学,进修了EMBA,

如今成为统领上万人的银行行长。

多年后,CC再见晨,已是身材臃肿,

在方浜中路家门口摆摊头,

根据时令,流行啥卖啥。


离家不远的南市区图书馆,

是CC常去的地方,

听说曾是谁家的祖宅。

最初的建造者是

沪上曾经非常有名的中西医统科夏医师,

年久失修,显得落寞、陈旧。

屋顶上有个和当年跑马总会一样的欧式圆形花冠浮雕,

东西厢房间的隔断是绿色的玻璃瓷砖。

可惜大修的时候都被弄没了。


2、县后街


因位于上海老县衙的北边而得名。

与方浜中路交汇的街口有栋突兀尖角的石库门房子

——县后街16号,是CC成长的地方。

CC妈当年从“新娘子”做起,

接着是“亭子间嫂嫂”,

然后是“小雪外婆”、“锘锘阿娘”。

CC在那里从襁褓进化到读大学,

整个弄堂无人不晓她是“长脚”的女儿,

因为CC爸身高184

曾是邑庙区篮球队员

(邑庙区后改为南市区、黄浦区),

同时也是万元户的女儿,

因为CC爸在月薪36元万岁的年代属高薪阶层,

据说存款上万。

那里也是CC的女儿从十六铺上岸后

第一个落脚的地方,

她出生在浙江奉化,

同她的老爸一样坐宁波轮船

一夜到上海,

是不折不扣“从十六铺上来的”!


整座小楼居住着10来户人家,

一半以上原籍宁波,

尽管他们的祖先几乎都是从十六铺上来,

尽管当时他们中没几个人知道宁波在哪个方向!

那里365天洋溢着欢声笑语、家长里短,

充满着一千零一夜也讲不完的石库门传奇——


Zhang家有6个儿子2个女儿,

前4个儿子分别取“延年益寿”中一字加个“康”字,

这“延年益寿”四字是Zhang家老爸从中药房门口挂着的广告牌看来的,

后2儿只好取名五康、六康,

凭此“联络暗号”CC在网上与老邻居星取得联系。

延年益寿四兄弟比CC大许多,

2个去北大荒“上山”,2个去崇明“下乡”,

CC对他们面熟陌生。

五康是船员,每次逢年过节都会带回好多海鲜,

楼里每家人家都能分到几条大黄鱼小黄鱼带鱼,

六康顶替他老爸在光启路菜场做,

娶了比自己大3岁的二婚头“卖鱼小娘”,

结果真的应验“女大三,抱金砖”,

收获了一个大胖小子。

Zhang家老爸曾是光启路菜场的“神算子”,

经常考考小时候口算心算一只鼎的CC,

每回总是翘起大拇指赞叹不已。


星,是周虎臣笔庄的后人,

他家住在石库门2楼居中的位置,

想当初整栋楼都是他们家的,

现在只是10来户人家中的一户。

那时周虎臣笔庄已经被公私合营,

CC妈下班回来,看见他们家的八仙桌上

金银财宝堆得像小山一样。

老外婆把戒指、项链、玉簪、镯子等塞进星的小枕头,

叫年幼的星坐在上面,

但微微涨红的脸和颤抖的腿,

还是没能逃过抄家人的眼。

90年代初,周虎臣笔庄和曹素功墨庄合并,已是后话。

星,交大毕业后分在708研究所,

在出国潮的裹挟下远赴美利坚,

多年后回来踏访祖先曾经创业和打拼的

河南中路、福州路,感慨万千。



位于福州路的周虎臣笔庄


与CC贴隔壁的邻居是汤家兄妹仨,

长兄在贵州小三线插队落户,

每次回沪三人在阁楼上开卧谈会,

被CC听壁脚:什么厂里发草纸,

女的2包,男的1包,

有女朋友的男人往往会把草纸送女朋友,

自己蹭宿舍里其他人的用。

汤家大妹在崇明当知青,回城后

省吃俭用攒了一箱羊毛衫作嫁妆,

结果潮流变了,不流行紧身的了,

只好留给女儿穿了。

汤家小妹精明能干,

中学毕业后因心脏病待业在家,

她爸是杂技团的舞美,托人让她

去婆婆妈妈云集的戏剧服装厂做临时工,

结果几年后竟当上了这家里弄工厂的厂长。


而今,这条小街从动拆迁瓦砾堆变为绿地,

又变为空空荡荡的美食城,一如闺怨少妇。

当CC踏上大理石台阶,

仿佛踏在沉睡的记忆之上,

不由得想起很久以前马原的一篇小说

《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

这个篇名是她那时心情的真实写照。

 

3、丽水路


丽水路牌坊


丽水路与福佑路的十字路口


丽水路位于豫园商城的北面,

是进入上海老城厢景区的主通道,

CC回家的脚步总是首先踏上这条路,

店铺依然鳞次栉比,

人流依然摩肩接踵,

依然得排队走路,

依然是心烦意乱只想快步穿过。




路尽头的上海老饭店原本是城隍庙的后门,

因地理位置关系俨然成为老城隍庙的地标。

这座简陋的现代建筑镶嵌

在豫园商城白墙黑瓦、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当中

显得不伦不类。

在老城厢人眼里,其价值

甚至不能与正门口的两尊石狮子相提并论,

令人联想到《红楼梦》里的说法,

唉,每个人心中自有自己的石狮子!

 

4、旧校场路


作为丽水路的延伸段,

它充满了历史传奇和怀旧气息。

这里自明朝以来就是比武场,

后城内土地紧张比武场搬至城外,

这条路就渐渐成为纸扎作、神马店、

年画作坊最集中的地方。

未拓宽之前还有家古老的茶楼,

寒假里,祖母常带CC的弟弟去听说书和评弹,

茶楼底下是老虎灶,

旁边长凳上坐满似乎同它一样苍老的老头们,

脸上的皱褶似乎叙述着太平天国和小刀会

散落在民间的奇闻轶事;

小路的青石板,

仿佛依稀回响着旧时兵勇操练的呐喊、

金戈铁马的铿锵之声。




而今这些历史的声音,

已被商家的高音喇叭、车鸣人沸所湮没。

  

5、福佑路


福佑路,白墙黑瓦的另一边就是豫园,CC每次走过禁不住要眺望一下里面临墙的大龙头。


现在的人们只知道那里是人流、物流最为繁忙的小商品市场,

有几个人象CC一样还记得

弄堂口的小人书摊和福佑路幼儿园?

CC的幼儿园有一个大大的正方形院子,

听说旧时是大户人家的祠堂。

小时候的CC是文艺骨干,

三天两头打扮得姹紫嫣红去四处演出。

CC不爱睡午觉,

与邻铺的小孩说话、做小动作,

被豆老师凶神恶煞般地突然掀开被子。

(姓“都”还是“窦”?奇怪!

CC只记得对她最凶的老师,

那些慈眉善目的老师的姓名和模样

却一个也想不起来。)

豆老师还逼迫CC吃她最讨厌的肉圆和长豇豆,

起因是CC偷偷将肉圆和长豇豆扔进桌肚

被她抓了现行。


没想到多年后CC去表妹安的幼儿园接她回家,

也接到她求助的目光,

原来她也落得CC小时一样的窘境

——被老师逼着一定要吃完落苏和长豇豆,

否则不能放学回家!

呜呼哀哉,可怜天下小孩呵!


(回忆很长,相聚很短,文字如指月的手指,未完待续。)


ps:图片来自《上海老城厢》一书和网络。

以下是友情广告,现时免费。






如需了解西雅图所罗门高中的详情,请留言,CC的实习生会及时回复。谢谢。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