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的新书试读会02|在心里种下一颗爱的种子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我们对外婆的爱,跟外婆对我们的爱,大概是没办法对等的。可是没有关系,我想总有一天,我的孩子会懂得,就像我现在一样。他现在看《我依然爱你》也许不能真正看懂,但没有关系,这颗爱的种子已经在他心里种下,有一天,他会懂得。

——试读妈妈朱晓莺


本期试读:

中文原创绘本:《我依然爱你》,橙子/文,钟彧/图,蒲蒲兰绘本馆2017年10月出品。

内容梗概:

小女孩“我”从出生起,就和奶奶亲密无间。奶奶看着“我”一点点长大,送“我”上幼儿园,接“我”回家,一起买菜,总是围着“我”转。

“我”渐渐长大,却也渐渐发现奶奶和以前不太一样。她总是抱着个竹筐,一坐就是半天。“我”想看看竹筐里到底藏着什么宝贝,却总是被奶奶发现,还被大声呵斥。“我”难过极了,直到有一天,发现奶奶被警察叔叔领回了家,手上还多了一个黄手环……

奶奶到底怎么了?竹筐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2

妈妈们的记录:

#想起了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朱晓莺:

我小时候,爸爸妈妈工作忙,我是外婆一手带大的。从我记事起的每天早上,外婆叫我起床、帮我穿好衣服、准备好早餐看着我吃完,再送我去幼儿园。到了下午放学,她再来接我回家,给我做晚饭看着我吃完,晚上我和她睡在一张床上。一直到小学三年级我才住回了“爸爸妈妈的家”。

等到我的孩子出生,我和他爸爸都要上班,孩子的爷爷奶奶尚未退休,带孩子的任务便落到了孩子外婆的肩上。儿子现在两岁半,大部分时间都是和他的外婆一起度过的。他晚上做噩梦的时候会喊外婆,受委屈了会找外婆,搭着积木的时候会突然回过头对外婆说“阿婆我爱你”,外婆回自己家的时候他会不停地问“阿婆呢阿婆去哪儿了阿婆什么时候回来?”


周艳:

当看到那个有着和蔼笑容、整天都陪着小孙女的奶奶时,我想起了她——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和叔叔住一起,我是奶奶那的常客。叔叔家有个弟弟,但奶奶每次都会偷偷把好吃的藏给我。她信佛,每天都叠元宝,会教我各种叠法。我想她一定很爱很爱我。

慢慢的,我长大了。我觉得,我不再需要这个“糟老太太”了。奶奶却还是会偷偷藏起好吃的,等着我去看她。每次去仍旧教我叠元宝,仍旧唠叨着要好好学习。

再后来,我离开家出去读书,去奶奶那走动的日子更少了。

奶奶走的那天我正备考。考试结束后,老师才告诉我,奶奶去世好几天了,为了让我安心考试,所以才瞒着我。我内心在咆哮,为什么不让我送最后一程!我再也见不到她了,再也没有人藏零食给我了,再也没有人唠叨我要好好学习了!我甚至都没有亲手给她叠一个元宝,而这,是她教我的啊!

没能送奶奶最后一程的遗憾,就这样扎在我心里。


黄亦琼:

十几年前,我还是高中生,与书中的小女孩一样,遭遇过独自一人在家,等待父母寻找走失的外公回家。犹记得几日奔走之后,父亲被烈日晒到通红蜕皮的手臂,以及他们毫无悦色的面容。不久后,这一切又一次重演。

现在,我的爷爷也已是末期严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他再也不会对我提及,在老宅院子边门上,我们少时写下的“幸福之家”几个字,经历了十几年的风吹雨打,仍然清晰可见。我并不知晓此病患者在意识到自己对自己的大脑已经无能为力时,内心该是怎样的折磨。但我仍然能见着爷爷的笑脸,在我父亲为他擦洗并替他剪指甲之后;在我姑姑为他洗脚,给他换上舒适的衣着之后;在孩子们围绕在他身边问一些他无法回答的问题,然后嬉笑着跑开之后……爷爷的笑容仿佛是乌云背后那迫不及待要喷出的阳光,提醒我们以及所有被隔代养育的孩子们,即使我们的亲人什么都不记得了,他的情感和知觉仍在,我们给予的关怀与照料他依旧能感受到。

 


#引发了孩子对老人的关注关心#

金莉:

笑笑,我的女儿,指着书里竹篮翻倒的那一页问我:“我的东西还在吗?”

“在,在家里的储藏间里,有一个大的收纳箱,那里放着你小时候的东西。”

笑笑点点头,又翻了一回书,就去了储藏间,找到了那个贴着“笑,小”标志的收纳箱,里面有她小时候的手工、写的信、掉下来的小乳牙……她一样一样翻看着,有些严肃地转过头来对我说:“如果奶奶忘了我,我就拿给她看!”

我重重地点了点头。

“如果你以后也忘了(我),我也拿这些给你看。”

“嗯!”

是的,孩子!如果有一天,我们忘了,请你一定记得把这些拿给我们看!孩子,终有一天你将面临生命的无常,也终有一天将直面生老病死。这是成长必经的体验,这是非常痛苦的体验,但在这过程中若能涂上爱的色彩,也必是个温暖的回忆。


史丽群:

小家伙听完故事,像没事人一样玩他的玩具。我想,或许是这样一个故事,男孩不容易被感动到吧。

但第二天洗脚时,小家伙突然问:“妈妈,昨天那个奶奶回来的时候,手上怎么多了一个黄色的东西?”

等了解了黄手环的来龙去脉,小家伙说:“那我们要不要给外公准备一个?外婆老说他老年痴呆,这样你就不会担心他走丢了。”

我想一本小小的原创绘本,能够引发孩子去关心身边的老人,体会大人对老人的担心,这些行动的“果”就是对这本绘本最好的评价!



   

#珍惜当下,接纳无常#

高圆:

很多人、很多事都是刹那刹那生灭的,我们都无法知道下一个刹那会发生什么,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我们所拥有的每一个当下,即便它不是我们想象的模样,即便它包裹着我们不愿去接受的东西,我们还是要活出最美好、最纯真的样子,让理解和爱此生不绝!


周艳:

死亡、重病,是很沉重的话题,但沉重不代表不美好,也不代表要回避。陪伴老人度过最后的时光,也是一种爱的体验,也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历它,我们将更加深刻地理解亲情的意义。

 


#探讨图文#

朱颜:

故事给人以温暖,整个画风也是满满的温暖感。前后环衬的黄色,加上书中几处黄色的点缀(家中的灯光、深夜的月亮、黄手环等),都恰到好处地给人以治愈的感觉,使整个故事读下来不至于太压抑、太悲伤。

家的氛围特别浓厚,真正的家不是整洁的一尘不染,而是应当像书中描绘的那样,满墙的照片,门口满地的拖鞋,桌上的杯子、报纸,特别是奶奶的房间和小女孩的房间,都特别符合人物特性,奶奶的房间古朴、女儿的房间墙上地上都有点缀。

对人物的描绘也特别亲切,从年长到年老的奶奶,从咿呀学语到辫子及腰的小女孩,读者不用看文字,就可以看到奶奶的变化,感受到小女孩的成长,感受到通篇浓浓的爱意。


黄亦琼:

本书中奶奶的形象,像极了日常生活中奶奶们的形象,胖胖的,面容慈祥,穿着毛线开衫和北京布鞋,让人倍感亲切。在一些关键的跨页上渲染出丰富的光影明暗,也给读者较强的情节代入感。


史丽群:

国内原创绘本能够发掘这样一个故事题材真的很接地气,作者的文字很有带入感,一点点地扣开读者的心门。

相较之下,图画部分有点偏弱,开篇全家欢聚一堂的情景,把奶奶的陪伴削弱了许多。从黄手环推行的时间看是从2012年开始,而画面背景给人一种一直停留在80年代的感觉。

除此之外,画面都十分契合文字,特别是奶奶的篮子打翻后,散落了一地的红毛衣、毛线、牛奶瓶、棒针……和前面灰色的基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歪个楼,有人表白写推荐文的粲然#

高圆:

第一次看到一位妈妈用这样一种“魔法”毫无谴责地带领米尼去看到、去感觉到爷爷对他此生不渝的爱。一边是自己深爱的爸爸,一边是自己疼爱的小孩,当自己的小孩讨厌自己的父亲,处在中间的这个人在每一天的内疚和挫败中,仍然要鼓励自己,朝着时间深处,向父亲走去。与此同时,希望米尼乘着想象的时光机,飞到40或60年后,去看看,去感受老去的自己被小辈嫌弃讨厌的心情。

人的心智总是在慢慢地成长,而周遭的环境却总是等不及它,你不得不迎头赶上,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好难,但他好幸运,有一个如此会变魔法的妈妈,使他不至于伤害爷爷,更不会在多年以后,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内疚和自责(毕竟这两样东西是最会内耗一个人能量的)。有的时候,我们与困难和麻烦四目相对,最好的解决方法也许很简单,尽情地哭一会儿,释放掉一些负能量;然后收拾心情,继续我们正道而沧桑的路(就像粲然和米尼一样)。


3

我的强行解释,以及真诚推荐

这是一篇耽搁了很久的写手团读书报告编辑稿。

耽搁的原因,“拖拉”占80%,剩下20%,是我一直没想好怎么把它介绍出场。你们知道,好的故事,总该有一个好的开头。(尴尬脸)

但运气很好的是,在距离截稿还有7个半小时时(是的,屁股后面已经有一根小鞭子了),我突然想起了它——



虽然是两年前看的书,但今天回想起来,仍能记起许多小细节,再翻翻读书笔记,阿嬷的形象再次变得鲜活。

作者岛田洋七本名德永昭广,是日本漫才(相声)师、作家,8岁那年,他被妈妈送到陌生的佐贺老家,跟随独立抚养了七个儿女的超级阿嬷生活。阿嬷家房屋低矮破旧,生活也十分艰苦,但在此过程中,他却渐渐体味到一种包裹着阿嬷生活智慧的幸福。

这个过程后来被岛田洋七写进这本书里。

随便摘录几句阿嬷的话,大家感受一下:

◆晚上别提伤心事。难过的事留到白天再说,也就不算什么了。

◆与其讲究外表,不如内在下功夫。

◆别抱怨“冷啊”、“热啊”的!夏天时要感谢冬天,冬天时要感谢夏天。

◆游泳不是靠泳裤,靠的是实力!

在岛田洋七的文字中,我这个读者也不禁被阿嬷的乐观点燃,更为细节中流露出的祖孙亲情而动容。

想起这本书,是因为妈妈们试读的这本《我依然爱你》,也与祖孙亲情有关。妈妈们的分享很精彩,所以,这段强行解释与真诚推荐,就安排到最后出场吧。


(《我依然爱你》的部分图文均来自蒲蒲兰绘本馆)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