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环真的有用吗?是伪概念还是真健康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点击上方 “人民眼光” 关注我们



在一个智能时代,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周围的物体,从而就产生了智能硬件。而如今更是智能硬件无处不在的时代。人们在学会利用工具以后丰富工具的多样性,现在属于在这基础之上的又一次大型革新。


正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从去年开始,各种以“健康”和“运动”为名的功能手环铺天盖地冒了出来,今年上半年,智能手环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中国智能手环市场参与竞争的厂商数量持续增长,从1月的37家增长到6月的44家,半年内就有7家厂商新晋加入。而在售的智能手环产品也从1月的54款上升至69款,徒增15款之多,用户的关注度也随之水涨船高。


缘何受青睐?


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很多正在减肥和喜欢健身的人都很青睐智能手环。智能手环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和饮食的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手机上的软件设备同步,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对于一些身患疾病的人来说,智能手环也能帮助他们及时地了解身体情况,甚至可以利用智能手环和软件,把自己的信息提交给医院的医生们。


在手环内的加速计、陀螺仪、罗盘以及各种传感器里能够监测人体的一些数据,还能够为人指定饮食锻炼计划,智能手环的确让不少人心动了。


但是这么小的一个手环,既不用抽血,也不需要在身上其他部位贴上电极什么的,它究竟是如何做到监控人体的呢?


现在的智能手环内部装备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很多智能手机上也有传感器,比如最基本的加速传感器、距离感应器、晴雨表/气压传感器等。


智能手环上就有专门监控心率、血氧、皮肤温度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能够保证在不伤害人体的前提下进行信息的采集和检测,比如测血压心率,它的数据是通过测试皮肤血液分布变化得来的。


相对于身体健康的检测,现有的智能手环在运动监测上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因此监测性能还是有保证的,而且发展到已经能够做到根据体重、运动时间和运动速度得出人体消耗的卡路里的一个大概数值。智能手环还可以记录使用者的睡眠状态。利用传感器等装置检测人体睡眠时的细微动作,分析人在睡眠时的状态。


它的弊端是什么?


网络上就曾有用户反应某品牌的智能手环出现不能充电的状况,当时的调查结果说这是由于手环的设计缺陷造成的。除了这点,之前提到过的睡眠测定也是一个很大的争议,睡眠深度一般是以身体活动减少和感觉灵敏度降低作为衡量指标,目前的智能手环对于睡眠深度的精确测量还是比较困难的,这些都是智能手环这类装备需要克服的技术问题。


还有两个缺点给人带来诸多不便。


首先,智能手环不能随意摘除,甚至连洗澡、睡觉的时候都要带着,否则它的功能无法体现出来。这样的设备可能会完全占据使用者的一部分空间,相信大部分人不喜欢这一点,尤其是那些觉得自己女朋友很烦的人,因为这个手环可比女朋友厉害多了。


第二,手环和软件会通过监测,从而给用户指定专门的活动与饮食计划,用户既然购买了这个产品,就应当按照它的方式调整自己的生活,尤其是运动。这个特点将手环和人的关系,从技术问题上升到了哲学层面。一个手环在给人下达计划和指令,但是这些指令的执行与否完全依赖于人的自觉性,用之则觉不自由,不用之又觉无用。


智能手环真的有用吗?


近日,有记者通过走访发现,绝大一部分的消费者购买心态主要是图新鲜。而对于一些生产商作为卖点的健康却并不受消费者重视,或者是并不被消费者看好。采访中,有消费者向媒体反映,现在市场上出现的智能手环质量并没有保障。有些手环的抗干扰能力差,让佩戴者颇为不放心。一位刘姓消费者反映,他和同事佩戴不同品牌的智能手环,曾经出现过两人同时在一起工作,结果两个手环出现3000步的计数差距。“这让我们特困惑,不知道该相信哪个产品。”


那么,智能手环真的像商家宣传那样神奇吗?它到底有没有用?有不愿具名的健康专家向媒体表示,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很多“健康”电子产品,是在利用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来夸大产品效果,从而吸引购买。而这些产品由于不是医疗产品,,对于购买者使用时的效果无法验证,致使不少消费者的健康被误导和延误治病。在医疗业界人士看来,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依然要从培养日常的健康生活习惯开始,市场上的健康科技产品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微信号:peoplevision
《人民眼光》栏目是人民网与《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共同创办的新闻评论栏目。我们秉持“人民眼光,决定价值”的理念,聚焦经济、文化、法制、民生等领域热点,专注报道真相、传递价值、。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