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清南诏和大理这回事,你是假的云南人吧(上)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一部《天龙八部》让更多的人们知道了南诏国和大理国,但小说是文学创作,史实中的南诏国与大理国是怎样的?二者有什么联系?,?且听心晴慢慢道来。

       先来看一张表:

   

嗯嗯,有了这张表清楚很多吧?接下来,我们来讲三个关于南诏的历史故事。


      第一个,南诏建国——火烧松明楼。在大理洱海地区曾出现过六个大的诏(部落),蒙舍诏因为在六诏的最南边所以叫南诏。南诏第四代诏主皮罗阁雄才大略,蒙舍诏逐渐强大起来,又得到了唐王朝的大力支持,一心想统一六诏,创建一方盖世伟业。他冥思苦想了好久,终于心生一计。他派人建造了一座松明楼,并邀请其他五位诏主前来蒙舍诏(今巍山地区)祭祀祖宗。各诏诏主们不知其计,欣然前往。邓赕诏的诏主夫人白洁料定丈夫此行定是凶多吉少,劝夫莫往。无奈,邓赕诏诏主畏于皮罗阁的势力,不敢不去。白洁夫人苦劝无效后,只得命人星夜打造了一只铁镯,让丈夫戴在腕上。一场篝火打歌之后,各位诏主喝得酩酊大醉,诏王皮罗阁下令放火焚烧松明楼,诏主们全部葬身火海。白洁夫人强忍着悲痛,用纤纤玉手在滚烫的余烬里翻刨着。十个指甲都刨掉了,鲜血淋漓。找啊找,她终于找到手腕上戴着铁镯的丈夫的尸骨。人们为了纪念白洁夫人,便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这天过火把节,白族少女染红指甲,白族青年都配带一只银手镯。

                                             



      火烧松明楼只是一个传说。实际上,南诏统一洱海地区是在唐王朝一手支持下进行的,经历的时间不是一夜,而至少两年,采取的是各个击破的谋略。不变的是,这其间一样是写满了鲜血与诡道。




     第二个故事,南诏与唐和吐蕃的关系——天宝战争。天宝七年(748年)皮罗阁死,其子阁罗凤立,唐封阁罗凤袭云南王。唐天宝九年,阁罗凤率妻女赴成都会议,途经唐设在滇西的姚州都督府(今楚雄的姚安县),姚州都督张虔陀侮辱阁罗凤的妻子、南诏有名的美女香花夫人,又向朝廷诬告阁罗凤谋反。于是,唐王朝西川节度使杨国忠派鲜于仲通、李晖、王知进率兵八万,分三路进兵征伐南诏。南诏知情怨恨,乘大军未到,即攻下姚州,张虔陀,再克安宁,,这时鲜于仲通已至曲靖。阁罗凤派杨子芬、姜如芝向鲜于仲通声明张虔陀的罪状,请求再置姚州、安宁以谢罪,并声言不让自新,只有降于吐蕃,“云南恐非唐有”。但鲜于仲通不允,大军直逼大理,南诏求救于吐蕃,大败唐军,唐大将王天运战死,仲通夜逃,唐军被歼。次年,唐派兵再置姚州,以贾颧为都督,发兵三万攻南诏,南诏趁其立足未稳大破姚州,贾颧被擒,唐军三万败溃。天宝十三年(754年),唐派剑南留后李宓等三路大军再征南诏,战于洱海周围,被南诏击败,唐帅李宓沉江,七万唐兵覆没。唐军在天宝战争中的惨败,丞相杨国忠却向唐明皇报捷。唐代大诗人杜甫目睹当时远征云南的唐军,写下了《兵车行》这首千古传诵的诗作:“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天宝战争之后,阁罗凤北臣吐蕃,吐蕃封阁罗凤为“赞普”,南诏改国号为“赞普钟蒙国大诏”,阁罗风建元“赞普钟”。“赞普"为吐蕃语,意为“兄弟”,南诏与吐蕃从此结为兄弟之国。南诏打败唐朝以后,利用战俘唐军汉人中文化较高的人材,在各方面传播培育南诏土著民族,在文化、医学、军事、种养业和冶炼、,国力逐渐强大。接着便四处用兵,向周边地区掠夺财物,扩张土地。这一时期,南诏的疆域东接贵州、广西,北抵大渡河,南至越南、缅甸边界,西部与古代印度为邻,成为面积达到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强大国家,今天的云南全省都在它的统治之下。




       在点苍山麓,今大理白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下关有一座著名的“万人冢”,冢中埋着唐天宝战争阵亡的数万将士的尸骸,“枯骨卧黄昏”,至今已有1000多年!它引起多少墨客骚人、、军事家们的感慨和凭吊,昭示着极为深刻的历史教训。由于这场战争的非正义性,遭到了人民的反对,诗人白居易借新丰折臂翁之口叙说:“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天宝战争的失败,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不久,安禄山、史思明等在北方发动了“安史之乱”叛乱,唐朝日益衰落。

                

                                        

                      (未完待续)



喜欢我们更多文章,请点击下方二维码关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