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丨用这么便宜的礼物就搞定妹子!古人才是真正的老司机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点击“蓝色”关注

文化天津


定情

男女二人的感情关系确定下来,即为定情,这在某种意义上比婚礼还重要,婚礼不过是定情后的一个自然的延续,只是更隆重一些罢了。定情这么重要,男女之间通常会选择一个较有价值的东西作为定情信物,可比现代人慎重多了。


汉朝末年的繁钦

还为此写了一首长长的《定情诗

简直堪称把妹定情信物一览

《定情诗》
繁钦

·······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


小编从中古诗总结出了

古人定情信物top10

快来学学古人的把妹技能!


红豆


相思

【作者】王维 (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思红豆芳名远播,人们用红豆色艳如血,质坚如钻的特质去全是坚贞不渝的爱请。隐蕴着爱的纯真与深切,承载着遥远的相忆相思。



同心结



《踏歌》

作者】: 辛弃疾(宋)

攧厥。看精神、压一庞儿劣。更言语、一似春莺滑。一团儿、美满香和雪。去也。把春衫、换却同心结。向人道、不怕轻离别。问昨宵、因甚歌声咽。秋被梦,春闺月。旧家事、却对何人说。告弟弟莫趁蜂和蝶。有春归花落时节。


同心结,它是古人表达情感的信物,所谓“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将那丝丝缕缕的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的同心结来赠与对方,绵绵思恋与万千情愫也都蕴含其中。


同心结在古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表达了对白头偕老、永结同心的爱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同心结除了定情,还用到了婚礼中。北宋的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新娘迎娶到男家时,两家各出一根彩段绾成同心结,男女各执一头,相牵而行,拜谒祖先,然后夫妻对拜。“牵巾”则是以同心结相牵。



梳子


蝶恋花 

【作者】:苏轼(宋)

雨后春容清更丽。

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

北固山前三面水。

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

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

白首送春拼一醉。

东风吹破千行泪。


接发同心,以梳为礼。我国古时候,送梳子有私订终身,欲与你白头偕老意思。送梳子代表一辈子都要纠缠到老,有结发、私订终身意思。古代女子出嫁前有家人为其梳头习俗,所谓“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既包含了家人美好祝愿,也有爱意传递。



戒指



与李章武赠答诗

【作者】王氏妇 (唐)

怨鸯绮,知结几千丝。

别后寻交颈,应伤未别时。

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

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

河汉已倾斜,神魂欲超越。

愿郎更回抱,终天从此诀。

分从幽显隔,岂谓有佳期。

宁辞重重别,所叹去何之。

昔辞怀后会,今别便终天。

新悲与旧恨,千古闭穷泉。

后期杳无约,前恨已相寻。

别路无行信,何因得寄心。

水不西归月暂圆,

令人惆怅古城边。

萧条明早分岐路,

知更相逢何岁年。


用戒指定情在我国由来已久,相传,戒指原本起源于古代宫廷,女性戴戒指是用以记事。戒指是一种“禁戒”、“戒止”的标志。当时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在后宫被皇上看上者,宦官就记下她陪伴君王的日期,并在她右手上戴一枚银戒指作为记号。当后妃妊娠,告知宦官,就给戴一枚金戒指在左手上,以示戒身。由于嫔妃都将戴上戒指视为荣耀,这种习俗便流传开来。


戒指传至民间,其作用就不仅是简单的装饰品了。男女互爱,互相赠送,山盟海誓,以此为证。



手镯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圣姑庙

【作者】陆龟蒙 (唐)

渺渺洞庭水,盈盈芳屿神。

因知古佳丽,不独湘夫人。

流苏荡遥吹,斜领生轻尘。

蜀彩驳霞碎,吴绡盘雾匀。

可怜飞燕姿,合是乘鸾宾。

坐想烟雨夕,兼知花草春。

空登油壁车,窈窕谁相亲。

好赠玉条脱,堪携紫纶巾。

殷勤拨香池,重荐汀洲蘋,

明朝动兰楫,不翅星河津。


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见女子以手镯相赠恋人的情节。梁陶弘景在《真浩》中记述了仙女萼绿华曾赠羊权金和玉的跳脱。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中写书生吴生偶入仙境与一个紫衣仙女欢好,临别时,仙女把自己所戴金腕钏送给吴生留念。



缠臂金



恨别

【作者】朱淑真(宋)
调朱弄粉总无心,

瘦觉寒馀缠臂金。
别后大拼憔悴损,

思情未抵此情深。


古代女子缠绕于臂的一张装饰,是数道圆环,如手镯一般。对那些禁锢在家里的女子来说,让心爱的人随身携带信物起到睹物思人的作用。



发簪



减字木兰花

【作者】·李清照(宋)
卖花担上,
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
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
徒要教郎比并看。


是用来插定发髻的一种长针,它常是男子送给心仪女子的首选礼物,女子也将之作为定性信物送给情郎。男女相会,唯有此物最解风情。





长恨歌(节选)

【作者】白居易(唐)

惟将旧物表深情,

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

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

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

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簪钗虽同为发饰,不过钗显然比簪更加复杂,簪在古时为男女皆用,而钗只为女性使用。


钗不仅是一种饰物,它还是一种寄情的表物。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辛弃疾词《祝英台近.晚春》中的“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即在表述这种离情,纳兰性德词中“宝钗拢各两分心,定缘何事湿兰襟”也饱含与自己所爱分离的痛楚。




耳环



节妇吟

【作者】张籍(唐)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


诗中所说的“明珠”指代的就是耳环,也透露了耳环的确作为定情物在唐代出现,接受与否便成就了悲欢离合。


清代诗人在诗中就写到,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可见耳环在古人的审美观中起到多么重要的地位。




香囊



思佳客

【作者】高观国(宋)
翦翠衫儿稳四停.

最怜一曲凤箫吟.

同心罗帕轻藏素,

合字香囊半影金.
春思悄,昼窗深.

谁能拘束少年心.

莺来惊碎风流胆,

踏动樱桃叶底铃.


制作各式香囊,曾是古代人们生活中最为平常的事。尤其是在文化繁盛的中原,香囊是生活用品之一,却也正因人之必需,而逐渐演绎成世人表情达意的一个道具,从而具有了丰富而含蓄的内涵。


恋人之间也常把它当做礼物互相赠送,以表衷情。香囊在古代的概念中就是定情信物,传达情谊的方式也是含蓄优美。


部分资料来源于诗词天地。


微信:文化天津

微信ID:wenhuatianjin


关注我,有彩蛋哦

长按二维码关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