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弹塑性材料应力分布规律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理想弹塑性材料应力分布规律



问题呈现


我们先来看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源自王玉镯、傅传国编著的《abaqus结构工程分析及实例详解》第2.3节的型钢梁的分析,此型钢梁截面采用HM300×200×8×12,两端简支,跨度6m,现满跨承受向下作用在上翼缘表面Q=3.5e5N/m²的均布力,试分析梁内应力。

钢梁的材料特性为:弹性模量E=2.1e11N/m²,泊松比μ=0.3,屈服强度为fy=3.45e8N/m²,材料进入屈服后认为强度不再发展,不考虑损伤。


思考


看到这道题,很多同学都会心一笑:这不就是简单的一道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吗,这还不简单,直接背公式:M=ql²/8,将数带入即可求解。

但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倘若按照弹性计算的结果,会发现跨中部分的截面承受的正应力已超过屈服强度。也就是说,现在弹性结果不符合实际受力情况。


深入分析


材料进入了弹塑性阶段。也就是说,材料的截面受力应该是如下图所示状况。

在上面的计算中,我们默认为材料的弹性阶段,应力与距截面中和轴的距离成正比,塑性发展阶段是从截面最大处向低处发展。因此,截面惯性矩就不再适用于这个阶段,我们需要用数值积分的思想来确定截面的内力。

截面部分进入塑性,那么究竟弹性区高度he取多少呢?需要我们用到塑性力学的相关知识来求解。求解如下:

按照以上分析结果,求得的he是复数,很显然,表明结构跨中出截面已全部进入塑性,并且,往两边继续发展。

在这里,说明一下塑性的含义,在理想弹塑性材料中,认为截面有部分区域的应力达到屈服强度,表明材料部分屈服;截面各点应力全部达到屈服强度,表明材料截面整体达到屈服,也就是达到塑性极限。

那么,当结构承受此题所示的荷载时,有一点是已知的了:跨中处截面达到塑性极限,并且将会有一段发展的区域,那么这段发展的区域如何求解呢?我们可以先求解两端未达至塑性极限的区域长度,然后再与软件模拟结果相比较,增加自己对塑性的理解。



对于上述计算,大家要明确,材料的极限承载力Ms求解是根据截面各微元的受力与距中和轴距离乘积的积分求得,现在该截面处的应力是一常数σs,故仅需计算翼缘、腹板面积与形心到中和轴距离成绩之和,然后乘以应力,即为截面的极限承载力。

结果对比

最后,我们再来用abaqus软件模拟的结果与理论计算作对比。软件模拟结果如下:



本工程模型在网格划分时,翼缘和腹板均采用50×50尺寸的四边形单元,因此,在长度方向上共有120个单元格彼此相连。我们统计出,全部进入屈服的截面(即图中沿高度方向自上而下均是红色部分的截面)有36个单位截面,左右两边各42个单位截面是非塑性流动截面。从而得到左中右三个部分的长度比是1.211.2。这是软件模拟比。

我们通过手算得到的左中右三个部分的长度比是2.17:1.662.17=1.311.3。二者相差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造成这一误差的现象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在这里不予详述。


微信公众号:fantasyvdu

加关注

或者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