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好”运动手环产自杭州?小编亲身探营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在介绍今天的主角“bong”之前,先来看看“白熊棒之bong初体验”!

白熊棒之bong初体验
去采访“bong”之前,我对智能手环这类东西一窍不通,为了在采访的时候底气可以足一点,我特意去买了一个bong II,在腕带上有行小字:「better you, bong」。

作为一个懒惰星人,运动、活跃点什么的对我来说都还是高层次的追求,睡眠监测倒是一个很让我感兴趣的功能。最初几天,我的同步数据都是惨不忍睹,五颗星满分的睡眠,永远只给我两颗半。

采访闲聊中我才知道,睡觉的时间早晚、整个睡眠时长,包括睡觉过程中我有没有翻腾(也就是深度睡眠情况怎么样)都会影响到bong对我的评分。

1月14日是我使用bong的第四天,也是我的睡眠监测第一次合格,说不定,这样刻意的自我调整,真的会迎来一个更好的自己?
请不要吐槽起床时间,从刷牙到吃早饭出门只需要十分钟,朕就是这样的女汉子~

不算腕带,重量只有7克,戴上它,可以记录你的运动时间、轨迹,监测你的睡眠,也可以用震动声轻轻把你从睡梦中唤醒——这是杭州“智”造的手环:bong。从去年9月到今年1月,这款智能手环的二代产品bong II已卖出数十万只。

“你们网页上的宣传说这是全国最好的手环……”“不是宣传,是事实,也不是全国,是全球。”

一开始采访就打断我,说出这种拽到外太空的话的人,便是创始人之一的顾大宇。2000年从浙大毕业,当过主持人、经营过酒吧,也在阿里巴巴工作过,为什么选择创业,又为什么选了智能手环?这股自(dian)(kuang)从何而来?

创新是偏好未来
“我是一个偏好未来的人。”在顾大宇眼里,没有什么比“未来的科技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更迷人了,创新者的职责,是比旁人提早注意到变化,在变化来临前做好突围的准备。

2012年,“sense wear”是顾大宇思考的关键词。“电脑、手机,这些科技产品让我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但你会注意到,你还是在用眼睛看、用耳朵听,人们接收信息的手段并没有变,贴近于需求本身的工具,还可以更自然。”也正是在那一年,大洋彼岸的美国推出了智能穿戴式设备。

2013年8月,团队创建。10月,bong 0代的实验性产品成为在点名时间上线的第一个智能硬件项目。而到现在,产品更新到第2代,功能上也有了很多优化升级和不一样。

全自动识别算法
这是bong手环的全球首创,也是顾大宇的自信之源。现在,通过手机辅助,bong II已经可以识别包括散步、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在内的9种运动类型,而这些算法可以具体到你佩戴手环的每一分钟中,并会通过你的长期佩戴,累积出你专属的算法。

Yes! 键
这是bong从1代到2代的一个变化,实现的功能是“交互”,你可以通过触摸它在手机应用中同步自己的数据,也可以让它闪烁报时(这个功能可以锻炼你的加法,用用脑,还蛮有当特工发电报那种神秘感的!,更可以实现与其他智能硬件的互动,比如关个灯什么的。

续航一年
比起什么用usb充电或者续航7天之类的手环,一年不用换电池这件事真是显得炫酷极了。不过,这里的一年,仅是在你把bong充当闹钟、每天震动一下的情况下,如果你是个运动狂人,耗电也还比较快。看来我的能用一年,妥妥的(出息呢……)

活跃点
一切不能购物的震动激励都是耍流氓。每当你佩戴手环运动5分钟,就会累积一个活跃点,而活跃点累积起来就可以直接在商城里抵扣现金买东西。不过,目前活跃点商城能兑购的产品大多是智能、新奇的玩意儿。顾大宇同志说,以后也不排除给大家兑换点米啊油啊之类(怎么觉得画风转的有点快呢)

690到99的背后
从卖出1000多只的实验性0代,到有1万多只销量的1代,bong已经从小工厂转到一条比较专业的生产线。

因为量不大,1代的成本还是比较高,到2代,他们已经承包了8条bong专属的生产线,成本降低、利润变薄,但销量的迅速上涨,非但没让bong衰落,还积累了更有价值的东西——数据。

元旦假期,bong在自己的官方微信账号发布了2014年度数据。使用者的身高、体重、睡觉时间等数据,集合成了一个大的数据库,得出了诸如“平均每日有4.5%的人跑步距离超过了10公里”这样的结论——这是2014年bong的最大成就。

成就背后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从0代的690元到2代的99元,降价的选择伤害了最初的几千位用户的感情。“降价之后,好多朋友再也不理我了。”顾大宇不避讳这个选择的不完美,但这个选择,为bong带来了翻了100倍的用户数量。

如果说的美好一点,bong的降价,是希望有更多人可以用低廉的价格去享受一款还算新奇的智能穿戴设备,进而去关注自己的身体、多做运动。手环这东西,不能华而不实成为炫富的手段。——连顾大宇自己也觉得这说法太过好听,毋庸置疑的是,降价确实在无形中换得了更多人关注健康。
年轻的bong团队,正在进行头脑风暴

2015拥抱“开放”
2015年,bong的关键词是“开放”。

硬件方面,他们迈向智能家居领域,长触Yes!键是“关”,短触是“开”,以实现对几款智能电灯的控制。在bong的工作室里,有个所有人能用手环开门(是的,这个团队的人用手环开门,不用钥匙或门卡)的神秘小屋,专门做这些有意思的研究,未来,他们还会为手环设定更多动作,操控更复杂的设备,长远点看,坐在沙发上干啥都不是梦想了。

更重要的是全自动识别算法的开放。最近,bong团队的小伙伴们除了佩戴bong之外,都戴着Weloop积累数据,这是一个类似bong的智能硬件,现在用它监测睡眠的话必须在触屏上选一下“我要睡了啊~”才能开始记录,等到算法融入后,就可以像bong一样自动识别了——更人性化,更适合懒人和爱忘事的人。
算法的开放是免费的,关于这一点,我比顾大宇还要担心:又降价又免费,bong还怎么赚钱?答案的第一条是:我们只有几十个人,不怎么费钱(也是,你看,他们有时候就大家一起吃个火锅啥的)。第二条是,“我们相信,社会价值会带来最大化的商业价值。1和10区别不大,0和1却是完全不一样的。”顾大宇说,更何况,bong还会获得更多的数据呢,诶嘿嘿嘿~
bong的小伙伴们常常一起吃晚饭,自己动手的时候也是有的


编辑:炸毛的多肉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