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远方恰恰是走进内心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去远方恰恰是走进内心

——谈远方

关于远方

       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

——肖复兴《年轻时应该去远方》


高一期中作文《谈远方》范文推荐

谈远方

——叶子瑜

       远方,不仅仅是空间上的概念,更可以视之为一个时间上的概念。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哲学问题恰好可以为远方下一个定义:漫无目的地漂泊并不是通往远方的方法,远方应是极具目标性的。

       我们身处的时代,虽暗潮涌动,但是和平与科技也带给了我们安定的生活——我们又何尝不是先辈们的远方?

       万世之师孔子的远方,那是一个男有分、女有归、幼有所养、老有所终的大同社会。而如今我国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惠及了成千上万的老幼妇孺及各类需要我们关爱的人们。。“快递员合力救下坠楼女童”、“众人协助孕妇地铁产子”以及各类人士对失独老人和残障人士的关爱都为我们这个社会注入了希望。孔老夫子若地下有知,想必倍感欣慰。放眼国外,马丁路德金的远方,那是一个理想国度,那里没有,没有敌意,更没有异族间无尽的纷争。如今,悲惨的黑奴贸易早已成为过去,消除的呼声越来越响……但它却依然存在:白人警察枪杀黑人、美联航殴打亚裔旅客……这一系列事件不禁令人反思。马丁的远方,我们仍在半途。终点,要靠我们对目标的执着,用脚步丈量。

       我们的远方又是怎样的?中东地区仍未从上世纪的阴影中解脱,硝烟仍未消散。东亚各国间的领海、历史纷争持续白热化。曾经的“日不落帝国”退出欧盟,所谓的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又该何去何从?核,到底会带来繁荣,还是毁灭?还有令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极地动物会否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而进入“灭绝动物博物馆”?人类的眼泪会否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远方,问号重重……但我们应始终明确一点:每个人都希望拥有美好的远方,人类美好的远方少不了每一个人的执著与汗水——只有心到不了的远方,没有脚到不了的远方。

       至于我的远方,那是一个很美的地方。撇去家庭幸福美满的小我之乐,我更希望我能够生活在一个繁荣、安定的国家、世界。远方固然遥远,但我们始终在前进:超级计算机、青蒿素、引力波、暗物质、射电望远镜,甚至是闻所未闻的“换头手术”……人类在摸索中前进,在淡淡悲哀中怀揣希望,朝那个繁荣安定的远方迈进。

       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宇宙中如一粒尘埃般的存在。从地球上出现生命开始算起,假如永恒的第一秒刚刚过去,那我们更只是千年一瞬、难以被捕捉的存在。但尘埃与尘埃凝聚,也能产生不容小觑的力量。在碰撞中前进,在阴影中燃起希望。


       一个寓言故事中曾说过,当一只鸟儿用喙将一座巨山磨尽时,永远的第一秒算是过去了。我们也许挨不过永恒的第一秒,但远方的彼岸,终究会留下我们的足迹。



◆ ◆ ◆ ◆

谈远方

——徐欣茹

◆ ◆ ◆ ◆

 

        当你面对着现实社会的功利,当你面对着人情冷暖、世事变迁,当你面对着万事不如意,请一定记住: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在浩浩荡荡的人生长河中,我们一直在挣扎、在拼搏,只是为了那个不知模样的远方。它可以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也可以是坦然自是地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境界,甚至是一个自己也不清楚的感觉。远方,是我的远方,是个人的,是私人的,不需要别人理解的。

        我们为什么要去寻找那样一个看似虚无缥缈的地方?

        我们实在太孤独了。在几乎跨越一个世纪的生命里,你能找到几个与你三观相合又心灵相通的知音?当你进入而立之年,身边都是功名利禄,你又有何感想?当你已是满头银发,蹒跚在街头,身边的新面孔却全是曾经熟悉的人的身影。那是灵魂深处的孤独感啊!在现实中,永远没有人能一直陪伴我们,但我们需要寄托。是灵魂的渴求,人性的诉求唤出了我们心中的远方。

       远方,之所以谓之远方,即在于其遥远,而这种遥远,又是我们穷尽一生都想要缩短的距离。于是,“远方”成了人生的助推器。在生活苟且到难以忍受时,你是否想过放弃?在你乏了倦了的时候,又是什么让你坚持?当柳永怀着满腔热血与满腹诗书去考功名,久不中第的命运是谁都能接受的吗?为什么只有他成为了永远的“白衣卿相”,又坦然释怀道“且把功名,换作浅斟低唱”?内心的远方时时刻刻都在指引你——你到底想要追求什么。

        那个远方,不只是灵魂的寄托,心灵的明灯,还是你的气质与气场。

        后唐主李煜也是一代无能皇帝,日日寻访花街柳巷,寻欢作乐,可他却又与其他一派昏庸皇帝不同。他所作之词精美之处辞藻华丽,忧郁之处肝肠寸断。虽日日寻欢,却自有自的忧郁和愁绪,这都是其内心的远方化出的映像。不得不说,正是这些令他拥有了只属于他的色彩浓重的命运。相比之下,放眼社会,不乏财大气粗之人。整日的无忧无虑,让你不知道他们肚子里除了油肠满灌还有何物。这就是不同远方和有无远方的区别。你愿意化作炎炎夏日的一缕清风,还是热锅里翻滚的肥油?

       有人说,远方即理想,其实远方不止理想。它比理想更远,比理想更深,比理想更刻骨。

       若有人让你在面包和船桨中挑选,请一定给自己一个机会划向心灵的远方。


谈远方

冯雨爻 

        仍然记得前几年流行过这么一句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对于处于读书时代的我来说,似乎想好好看看“远方”是不大可能了,但对于远方的世界,我有无限的憧憬……

        虽说“纸上得来终觉浅”,可有段时间“纸上得来”的东西成为了我无法深度体验远方世界的精神慰藉,她就是开创了流浪式文学先河的人物——三毛。

       那段时间里,我眼中的远方就是撒哈拉,就是埃塞俄比亚,就是他们在海边的家,就是每个三毛踏遍的角落,我也曾无数次想过与挚友在异地相依为命,经历生死;想过与心爱的人走过异国沙滩;想过结交无数蓝眼睛亦或是黑皮肤的朋友。可是,当荷西死后,三毛笔下的文字愈发压抑,慢慢地,我把书搁在了一旁,想把自己对于远方的理解只停留在沙漠中的小石屋,枕边的爱人以及笑容淳朴的朋友之中,对于代价,我想不是幕中人是无法体会的……

       凭借着对刚萌芽的对远方的无限渴望,我发现了杨昌溢的《樱桃之书》,它是一本旅行笔记,附带着些照片,我并没有投入进书本之中,可那些图书可以让我盯着看很久,那些风土人情以及旅途中不可预料的轶事令我心驰神往,仿佛只需一个旅行箱和一架单反便能让我只身前往异域,不知何时孕育的游子的种子悄然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在那之后,我也开始不由自主地关注这方面的事物,无论是放荡不羁热爱自由的民谣歌手,还是一架单反走遍世界的旅游博主,仿佛一首歌、一张风景照就可以将我代入他们的世界,倾听远方的声音,欣赏远方的景物。

        可我发现我错了。

        远方是相同的,但心境却不是。

        我渐渐发现我只能看到浮于表面的事物,就像我无法体会北漂一族的艰辛,无法与亲眼看见“秋水共长天一色”划上等号一样,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也就无法说我看过了远方,“走遍万水千山,看遍人世繁华”也并不是说说而已,自己去走一走,远比书上得来的多。远方,在我眼中是遥不可及而又唾手可得的事物,也许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经历,是三毛的流浪,杨昌溢的旅行,游子的漂泊。走过不同的路,体验不同的心情。

        也愿你走过半生,归来时仍少年。


谈远方

                                                                                 ----朱妤洁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远方。或许是一个人,或许是一件事,或许是一片景……我想问,远方,真的远吗?

       在读过背过的文言古文中,有一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吾一瓶一钵足矣”。

       这句话出自彭端淑的 《为学》 。起初记住这句话是因为一个笑料(班上有同学名字谐音“吾一瓶”),但是在理解这篇文章后,我对这句话以及说此话的“贫僧”生出了一种油然的敬意。

       贫富二僧都想去南海,富者买船去,不成,返回蜀鄙。贫者告诉富者“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笑了,轻蔑地笑了。到了第二年,贫者从南海还时,富者惊讶了,讶异了。

       我,也讶异了。

       为什么?

       为什么一个有条件,有资源的人到不了他的远方?

       为什么一个无财无权的人只凭着一瓶一钵就到达了他所追求的远方?

       我想,那大概是——远方,与外在的钱财,外在的环境,没有太大的联系吧!

       果不是亲身经历,也就无法说我看过了远方,“走遍万水千山,看遍人世繁华”也并不是说说而已,自己去走一走,远比书上得来的多。远方,在我眼中是遥不可及而又唾手可得的事物,也许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经历,是三毛的流浪,杨昌溢的旅行,游子的漂泊。走过不同的路,体验不同的心情。

        也愿你走过半生,归来时仍少年。


        与远方相关的,只应是一颗强烈的追求之心!当然,这里的远方不是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不是那些毫无可能的目标。

        因为你有一颗强烈的追求之心,你渴望着到达梦想的彼岸,所以,在追寻之路上,你不会被沿途的莺歌燕舞吸引而停滞不前,你不会从毕生之愿是流向大海的小溪变为一滩死水。你想做的,只是去远方!

        因为你有一颗强烈的追求之心,你盼望着欣赏彼岸独属于你的风景,所以,你会付诸实践,你会拼尽全力,也就有了“为之,则难者亦易已;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你不会“明日复明日”,不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你想做的,就是去远方!

        因为你有一颗强烈的追求之心,你期盼着自己存在于远方,所以,即使只有一瓶一钵,就算只有一瓶一钵,你也会去风不顾上地去追寻,你也会去为自己寻找更多的机会、更多的 条件与帮助去到达远方。纵然有百万舰队,无心远航,也不过是废铁一堆!

        谈远方,聊远方,不如真真切切地去追寻远方。

        远方不远,一心,一瓶,一钵,足矣。


谈远方

冯思文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携着爱到达诗和远方,远方,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促使我 向往,追寻。

       远方,可以是梦想,是向往,是目标,是激励,是人生的追求,索然无味时幻想远方的样子越来越清晰,一座城,一片海,亦或是一片天空都有一种吸引力。

        谈远方,在远方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它又能带来什么呢?想必这两位不失伟大的女性会给我答案。同是闻名的散文家,一位是曾经戍守边疆的随行军医,一位是随丈夫闯荡中东的写意派作家。她们的心中一直都怀着对远方的憧憬。毕淑敏,她在远方时每天都面临失去生命的危险,但在远方她学会了团结坚强,面对每天的日落星辰,看到了不一样的美景,经历了不一样的人和事,远方着实可能充满着危险与未知,但到达的那一刻,不一样的魅力会让你抛却所有的顾虑,远方可以为你带来探索与美好。三毛,一位令人钦佩的女性,一位真正到达过远方的人,撒哈拉,巴基斯坦,埃及,在那些远方,充满的是文化间的差异,因宗教的不同,遍布的杀戮与危险,在那些远方,她看到的是愚昧的人们与人性的丑恶尊贵。因为落后依旧存在的女性歧视,无知依旧存在的种族观念,远方可以让我们看到未知并反省自己。

       远方是探索,让我们去发现;远方是镜子,让我们看到本质而去审视自己;同时远方也可以是助推力,引领文化进程的发展。

       五百多年前的世界,依然遍布着诸多未知,世界地图还没有被填满,许多角落没有被发现。正是因为对远方的好奇与渴望,也许出于本性的目的,但无论如何人们开始航海探索远方,向世界文明迈进了一大步。新航路的开辟,新大陆的发现,环球航行的成功,哥伦布,麦哲伦这些名字被永远发现。远方在人们的印象中变得一点点清晰,如初生的太阳,光辉开始散向人类文明的大地。应该永远对远方保持一种敬畏,但同时也应有一种去追寻的好奇,因为有了远方,属于人类的远方,才会有了今天人类璀璨的文明,远方,给了我们前进的机会。

       远方,亦真亦假,可遇不可求,诗和远方不是梦想而是现实,它给了我们探索的动力,审视自我的机遇,与文明进程的契机。

       我依然有一个梦想,写着勇气去跨越攀登诗和远方。

谈 远 方

       张方缘 

        何谓“远方”?从字面上理解,远方即是遥远的地方。

        那遥远的地方在何处?也许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豪言壮志;也许是“咫尺天涯”的情感悲剧;也许是困难重重,难以攀登的思想高地。无论是什么,我想问,面对远方,你前行了吗?

        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之时,我们会手指云雾缭绕的群山惊呼:看哪!远方的山好美!是呀,为什么是远方的山,为什么会觉得远?那是因为我们没抵达那山脚下呢!

        蜀鄙二僧中是穷和尚到达了南海,对于富和尚来说,没错,南海是远方,但对于穷和尚来说呢,南海就在脚下。

        至此,我想,所谓“远方”是因为我们还未踏出脚下第一步。

        对于未知的恐惧就像荆棘一样阻挡在我们面前。就好像死亡,我们会思考死亡是什么?死后会发生什么。同样地,面对远方,面对深不可测的未来,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远方,这个还未踏上的人生征程,刚刚萌芽就被掩埋了。

        那位说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教师走向远方了吗?事后很难再看到详细的报道。或许是金钱的缺乏,或许是生活压力所迫等等,走向远方的脚步在外物的干扰下很难迈开。

        内心和外在的阻挡,总会让通往远方的路崎岖不平。的确,我知道我的目的地,我的梦想,我的远方在哪里,但这些大概永远只在我心中,迈开第一步至关重要。

       为什么有的人始终迈不开第一步呢?或许是犹犹豫豫,缺乏勇气。当然,考虑后顾之忧是没有错的,那既然这样,考虑“远方”的意义何在?远方是我们未涉及过的,无论怎样幻想,谁也不知道是怎样的。日子向前一天,并不代表离“远方”近了一步,因为也许你在浑浑噩噩,不知西东。当你的心中没有“远方”,你自然不会感到忧愁;同样地,当你感到忧愁,你心中自然有了“远方”。知道了这一点,迈开那一步或许就不是很难了。

        因此,当我们的“知”与“行”能够统一时,远方称不上“远”了。

        或许你会问,踏出前往远方的第一步后就一定能到吗?那么,我想说,如果不踏,远方永远是远方,遥遥无期,没有希望;如果踏了,至少是近了一步,不会绝望。


----赵凌云


谈远方

       远方。

       谈及远方,脑海中常浮现出“大漠孤烟直”的瑰丽,“青山郭外斜”的开阔。我们挎上相机,去远方找寻这些美景。但去远方只是足迹的扩展吗?

       去远方,恰恰让人走近内心。“走近”与“走远”并不矛盾。

       无论开阖壮丽,还是细腻温婉,大自然都蕴含意义。看的越多,越能引发内心的共鸣。犹记观赏虎跑泉,泉水如天将下凡,千军万马、呼啸呐喊、恣意奔驰。然而,到了汇聚平台处,泉水安静了下来。它们不争不抢,平缓地、不急不躁地匍匐,绕过巨石。一动一静,令人咋舌。俗话说“静水深流”,激流勇进是波澜壮阔,但是细水长流是长久的延伸持续。

        虎跑泉不过是一景罢了。但是倘若去了很多地方,捕获各式各样的美景,它们终将“润物细无声”地滋养你的内心,漂洗得通透。

        引发共鸣的结果是使人思考。也许一开始是浮于表面的,但是最终将直指心灵。读中国古代文人的经历,会发觉他们大多都会去“游历”。李白少时仗剑走天涯,看遍祖国大好河山。他的文字壮阔疏朗,此外他发觉了自己的想法,他渴望建功立业、保卫社稷,又向往隐逸生活。最后他形成二者兼顾的愿望,即“功成,名遂,身退”。与之相反的,还有一种失意后被迫的“去远方”,贬官并不是真正的去远方,但在远方的感染下,失意人也会找到内心的声音。在《黄州快哉亭记》中,苏辙联想到楚王与宋玉的谈话,思考最终指向了“自适”,不也是一种解脱吗?因而去远方更多地让人发现自己。


       我还见过一些令人敬佩的人,在思考过后,他们遵从内心选择了生活。我在丽江古镇度假,青瓦古板,脚步仿佛都是岁月的回音。我遇见一个戴七彩手链,穿布衣的姑娘,是卖鲜花饼的。我看她剪干花,妈妈同她攀谈了起来。很惊讶她是一个城市女孩,毕业后行走各地,来到丽江不肯走了。她说见过愈多的生活方式,愈是明白此处慢的可贵。

       我看过徐霞客的游记,拥有此般文字的人,一定是有“独立之精神”的人。往浅里说,他一定爱极了他的生活。无论是否有机会像他们这样,去远方会给内心增添色彩,繁复会归于统一,找到真正想要的。

       行走从来都是向内的。远方不过是内心的一种投射。

                       


谈远方

李乐延

       我还见过一些令人敬佩的人,在思考过后,他们遵从内心选择了生活。我在丽江古镇度假,青瓦古板,脚步仿佛都是岁月的回音。我遇见一个戴七彩手链,穿布衣的姑娘,是卖鲜花饼的。我看她剪干花,妈妈同她攀谈了起来。很惊讶她是一个城市女孩,毕业后行走各地,来到丽江不肯走了。她说见过愈多的生活方式,愈是明白此处慢的可贵。

       我看过徐霞客的游记,拥有此般文字的人,一定是有“独立之精神”的人。往浅里说,他一定爱极了他的生活。无论是否有机会像他们这样,去远方会给内心增添色彩,繁复会归于统一,找到真正想要的。

       行走从来都是向内的。远方不过是内心的一种投射。

                       



最后小编想送大家一句话:

        你背起自己小小的行囊,你走向别人无法企及的远方,你在风口遥望彼岸的紫丁香,你在田野捡拾古老的忧伤,我知道那是你心的方向。

  ——安德鲁·怀斯《远方》


由于篇幅有限,仅能选登部分作品,尽请谅解!




本期编辑:顾真彦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