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厉害了!今天一篇“塞外三宝”刷爆乌兰察布人的朋友圈!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i   g   B a i   S hi  g


节选 | 察哈尔聊吧

塞外三宝


过去有句老话

塞外三宗宝

莜面、山药、大皮袄

这里的塞外主要指内蒙古的中部地区

即张家口、杀虎口以北的察哈尔地区

包括乌兰察布、锡林郭勒盟等地


1.

莜面是塞外三宝之一>


加工成莜面的原粮是莜麦

和燕麦极相似

但不是燕麦

有些人把莜麦当燕麦

那是极大的误解


莜麦亩产量偏低,但它生长期短,耐干旱,也适宜在高寒的塞外地区生长,加上塞外地区人少地多,所以过去在塞外是大面积种植莜麦。当时人们不懂营养学,但知道吃莜面耐饿,所以以食为天的老百姓视它为宝。现在人们也知道了莜麦是有很高营养价值的农作物,更应该视它为宝了。可惜在塞外三宝的传承发展上不如那两宝,现在应该加把努力。


解放前后,在大面积种植莜麦的张家口以北的察北地区,妇女有两大绝技,一是割莜麦,一是捏莜面。


秋收时,望着无际的莜麦地,人们都发愁,所以有“女人坐月子,男人割莜麦”的说法。这时候,割莜麦开拢拉辕子的往往是妇女,甚至是那女东家,只见她一揽四拢,飞速地挥动着镰刀,头也不抬,搜搜地前进着,那些壮小伙,老打工都望尘莫及。秋天,打短工的人最怕这样的女东家,人家割多快,你必须跟上,累得腰酸腿困,而据说女人割莜麦不腰疼。


还有一曲爬山调《 割莜麦》呢,很好听!



那时的妇女另一个绝技是捏莜面,好多大车店的大师傅是妇女。当车铃铃的马车进店后,店伙计就问道:“住店,打尖?”当问清是几人打尖后,就向伙房高喊:如“五个人的莜面。”这时的大师傅才动手做饭,可当车倌们卸车喂上马时,那莜面窝窝已经端了上来,真快!而且那窝窝是薄如蝉翼,高低一致,难分伯仲,不说吃,一看就香了。(公社化后办大食堂,半斤莜面粉只给十个窝窝,不说推得厚,还带着一个疙瘩——俗称带蛋窝窝,一是技术不行,二是图省事,谁管你好吃与否)。


捏莜面还是当时相亲的重要一环呢,有相媳妇的男方代表故意说要吃莜面鱼鱼,让那俊俏的闺女捏莜面鱼鱼,于是那闺女就现场表演,只见那闺女一手搓四根,两手搓八根鱼鱼,是又快又细,胖乎乎的两条胳膊粉中带红,像两条游龙在舞动,而且手腕上戴的玉手镯叮咚作响,真是塞外特有的美人图景,这样的媳妇你相不中吗?



塞外人把莜面看作宝贝,也爱吃莜面,特别是莜面和山药(土豆)配合着做,有几十种做法,也成了招待外地客人的美味、风味大餐。这些我就不再赘述,想吃美味者最好到莜面自助餐馆,各种吃法应有尽有。


要提醒的是,“熟”是做莜面的至关诀窍,有老话说,莜面要“三熟”。


加工莜面时,首先要把掏水洗净的莜麦炒熟后,才磨成面,此为一熟(磨面时去皮为精莜面,面白好看;当地人爱吃不去皮的莜面,有着原来的炒香味)。


做莜面时,和面用滚烫的开水把莜面烫熟,再搋筋道,此为二熟(如用冷水和面,必须提前把面粉拌成软疙瘩‘粉’上很长时间,再搋筋道)。一般水和干面比例是1:1.。搋面搋的“扑、扑”响,俗称“放屁”,就搋筋道了,有个笨媳妇没听明白,以为要她这搋面人放屁呢,结果闹了笑话。



最关键的三熟是蒸熟,有粗话说:“莜面捏成球,只要蒸得熟”。就有笨人把莜面搓成粗条,蒸熟后用刀切成片,再蘸汤(冷、热汤都行)水吃,照样好吃。所以蒸熟是关键。一般大火上气后,蒸八分钟即可,但必须一次蒸熟,如没等蒸熟就揭笼,坏事了,再蒸不好了,蒸不筋道了。

塞外人爱吃莜面,而且现代营养学说明,莜面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作为莜面这美食之乡的察哈尔地区应该高调开发这三宝之一,让它发扬光大,像其它两宝一样,大放异彩。


乌兰察布美食之莜面




2.

大皮袄>


外是高寒地区,每到冬天,常有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气,干活(尤其是放牧)、行路,没有一件好“身命”(过冬衣物的俗称),是过不了冬的,而抵御寒冷的最好宝物就是当地特有的大皮袄。



塞外过去是半农半牧区和草原,养羊是传统产业,除了最负盛名的羊肉之外,羊皮制成的皮袄就是一宝了。


为了抵御寒冷,做皮袄一般选用冬天卧羊时的老羊皮,这时候的羊毛较长,羊绒紧密,而皮板坚厚,做出的皮袄既保暖又结实,别看是白茬的,可却是一般老百姓的最爱,干活时既耐磨又不怕脏,穿着随便。“三宝”之一的“大皮袄”就是指这一种。


过去的穷人家一件皮袄穿几年,更成了传家宝,皮板子由白变黑,油光睈亮,磨得没有了毛,也要在搭黑早晚披上它,抵御寒气,塞外有句俗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形容当地的气候变化无常,那皮袄就是指这一种,不是“大皮袄”。



一些有钱人家,好看讲究,就在皮袄外加了面子(俗称吊面),甚或做成缎面皮袍(叫做‘dianlian’),羊皮也选用七月的羊皮,皮板薄,绒毛短,为的是轻俏。还有用羊羔皮的。这些皮袄好看了,但也不是所说的“三宝”之一了。


关于皮袄

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呢


一个穷小子欠下了老财的阎王债,被关在一间破碾房內,数九寒天,尤其是五更天,冷极了,这个穷小子没了别的办法,就推开了碾子,用了劲,身子就发热了。天明时,累得满头大汗,坐在碾盘上休息。这时候,老财来了,看到穷小子没冻坏,还“热”的冒汗,很奇怪。这个穷小子有心机,前头还故意不说,被逼无奈才说:“我穿的这件皮袄别看它旧,那是宝物,叫做‘火龙丹’,穿上它,天越冷它越发热,这不,大冬天都热的冒汗。”这贪心的老财就要穷小子拿皮袄顶债,最后经过讨价还价,借债一笔勾销,另外搭上老财穿的狐皮大氅,双方满意,握手言和。过了几天,这老财参加一个婚宴,就穿上这烂皮袄赴宴,一路上天寒地冻,那“火龙丹”根本不发热,把个老财迷险些冻死,鼻涕含水地穿着一件烂皮袄,出尽了洋相,当众人知道了“火龙丹”的来历、故事,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解放以后,气候也变暖和了,时过境迁,穿皮袄的人也少了。


一九六二年,由于特定的原因,上海的一家皮件厂迁到集宁,依托地域特产的优势,生产了名牌产品“熊猫”皮衣,是对塞外三宝的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集宁的皮件产品如雨后春笋,大街小巷都是生产皮衣、手套的,但良莠不齐。随着与时俱进的优胜劣汰,现在的皮草生产、销售,成了大气候。那皮衣是货真价实、物美价廉,外地人都爱到集宁区买皮衣,乌兰察布成了“草原皮都”,中央电视台经常播放这这样的广告。


“ 三宝”之一的“大皮袄”得到了传承发展。



3.

山药>


外人所说的山药

是马铃薯

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土豆”

不是中药所说的“山药”



塞外是干旱地区,过去是广种薄收,老百姓经常是“薯菜半年粮”,这薯就是土豆。穷苦人家经常是焖些山药,代饭吃,怕山药麻,就蘸着“麻搁盐”吃(把胡麻籽捣碎和上盐,吃起来很香,也是调味品)。早晚饭经常是稀粥煮山药(说是稀粥,其实是瞪眼的米汤),或莜面糊糊煮山药,那山药可是主力军,是维持穷人生命的粮食,当然是一个宝贝疙瘩。塞外地区的土地和气候很适合种山药,所以土豆是本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把它奉为塞外三宝之一,那是名正言顺。


土豆有不同的品种、颜色,也就有不同的名字,如“里外黄”、“后旗红”、“大西洋”等等。解放初期土改时候,有一种白色的土豆长得很大,产量较高,但这种土豆爱空心,不宜保存,人们叫它“白发财”;还有一种黑灰色的土豆,个不大,但瓷实,好吃耐放,人们叫它“老财灰”。可谁知道这名字暗含着“天机”:土改了,穷人分了土地、浮财,但后来都入了社,归了公;而那些地主老财被斗得是灰头土脸,所以人们又都说,“白发财是空的,老财灰是真的”,那天机是由这样的谶语预示出来的。


解放后,农民生活有了改善,但塞外是贫困地区,土豆仍是主要农作物,也是农民的口粮之一,农业社分口粮时以五斤土豆顶一斤原粮。土豆不是精细粮食,但能让人吃个肚子圆,是贫困人家的宝贝蛋。



上世纪九十年代,塞外的乌兰察布盟人民,为改变落后面貌,因地制宜,制订了一个“土豆立盟”的决策(曾被人笑话的土包子政策),要三宝之一的土豆发挥更大的效益。果然,“土豆”成了“金豆”。据媒体披露,今年(2014年)北京市场上土豆的零售价格是每斤1.5-2元,乌兰察布市种植了四百多万亩土豆,收获了四十多亿公斤土豆,农民们是丰产又丰收,金票大大的有哇。而乌兰察布市成了“中国的薯都”,那也是名正言顺的称号(这些都由宣传机构去说吧,我们不再学舌)。


与时俱进,产地土豆的加工与深加工也有了大的发展,塞外三宝的土豆将会更金贵。


土豆不光是外人的“宝”

全世界的人也都喜欢吃它

而且吃法多样

我这里给大家介绍两种外人的吃法

也是一种传承



玻璃饺子:把土豆焖熟去皮,捣成土豆泥,再加上适量土豆淀粉使劲擦搓,直到筋道,作为皮子,包上羊肉、土豆粒及少许韭菜拌的馅子,上笼蒸熟,趁热吃,皮子明亮柔软,好似玻璃,看得清馅子,馅子滑嫩绵香,极为可口。也有人技术水平低,就用白面或莜面代替淀粉擦皮子,也行,但必须擦筋道;馅子也可改变食材,都可以,但总没正宗的玻璃饺子好吃。



山药精精:把山药焖熟去皮,放在大瓷盆或锅里,捣成山药泥,再用擀面杖使劲搅擦,直到山药泥变成非常筋道的“精精”,盛盘备用。用黄瓜、水萝卜、香菜等拌成的小菜及菜汤、辣椒油,调好汤,拌上用筷子夹碎的“精精”,既当饭又当菜,特具风味。有些人可能都没听过。(也有人把去皮熟山药放到锅里,直接用手擦,也可以——不过手上可能沾好多山药泥,但要擦得越精(筋道)越好——这是“精精”同普通山药泥的根本区别)


美丽乌兰察布




 - THE  END - 




欢迎留言吐槽


小伙伴们,你怎么看?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吐槽分享!


▍综合编辑:集宁佰事通(转载需注明来源)



小编推荐


农村二人台(ID:errentaii)
农村人都必关注的二人台,山曲儿,漫瀚调,讨吃调!

长按上面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快速关注!


鼓匠与唢呐(ID:igujiang)
收集鼓匠、唢呐、二人台热门的视频; 让你失笑没完每一天!

长按上面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快速关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