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26岁时爱上已婚的学生,孤身57年,终于嫁给了爱情,相伴7年后……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点击武清大管家关注我哟

☀ 定期推送武清本土文化同城活动吃喝玩乐资讯八卦商家优惠等诸多优质内容,武清最接地气、重服务的本地微信平台!关注我们妥妥没错!8w+纯武清人的共同选择


他叫袁迪宝,厦门人。


她叫李丹妮,中法混血儿。


上世纪50年代初,李丹妮在浙江医学院担任俄语教师,遇上了她的学生,也是她一生的至爱———袁迪宝。


李丹妮的父亲李树化是浙江美院教授,母亲是法国人。李丹妮在北京出生,毕业于浙大,精通法、英、俄、中文的她,被浙江医学院聘为俄文老师。混血儿的美貌和聪明,在她身上显露无遗。



情定西子湖畔


25岁的厦门人袁迪宝,经过几年埋头苦读,终于考上了浙江医学院(现浙江大学医学院)。1953年9月,袁迪宝进入浙江医学院学习,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公共卫生学科的大学生。


袁迪宝总记得李丹妮第一次给自己上俄语课时的情形:“她穿着连衣裙,像天仙一样从教室门口飘进来,每走一步我们这些‘土包子’都目不转睛地看着。”


在学校里,也许是因为几乎每次俄文成绩都拿满分,袁迪宝引起了俄文老师李丹妮的注意。


在班上,袁迪宝算是年龄最大的学生了。年龄相仿的他,和老师李丹妮,开始了亦师亦友的生活。


因为袁迪宝的努力和聪明,李丹妮不时会买些书籍或生活用品相赠。对于老师的好意,袁迪宝心怀感激,却始终没有动过别的念头。


1953年冬天的一个早晨,窗外飘起了雪花,坐在教室里的袁迪宝冻得瑟瑟发抖。下课后,李丹妮悄悄递给他一个纸包。袁迪宝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件蓝色的毛衣。暖意和爱意,将寒冷挡在了窗外和心外。



这对男才女貌的年轻人,情不自禁地相恋了。


“时间久了,心里便有了朦胧的好感。有一次我们去灵隐寺爬山,我先唱了首歌,她回了我一首俄语歌。回去一查书,原来是这样的歌词:‘田野小河边,红莓花儿开。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爱,可是我不能对他表白,满怀的心腹话没法讲出来。’我就明白了她的心意。”袁迪宝说。


后来,两人常常去散步,在西湖边,从断桥走白堤,一直到平湖秋月,义庄,孤山,从里湖回来,这是一个小圈子。要么就到宝石山,在上面坐很久,一定要从后山下去回家......袁迪宝记得,“两人坐在保俶塔下面谈天,一个钟头左右,才慢慢跑回来,送她回家我自己再回学校自修,这个活动持续了一两年。”


无奈分离



相识、相知、相爱,若能相守,有情人终成眷属,该有多好。然而,袁迪宝差点忘了,他已经有了一位妻子。


袁迪宝有个秘密一直没有告诉李丹妮,并且随着对丹妮的爱慕加深,陷入一种自责当中。


原来,在当时被视为“大龄青年”的袁迪宝,在奔赴大学的10天之前,他已经在厦门和姐姐介绍认识的护士同事黄秀雪结婚。他和黄秀雪没有经过自由恋爱的过程,只是家人觉得袁迪宝的年龄大了,黄家和袁家也还是门当户对,两人便结合在一起。


在升入“大三”这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他所在的公共医学系并入四川医学院(即后来的华西医科大学),袁迪宝需要去成都完成之后的学业。临别之际,袁迪宝终于将自己的情况如实地告诉给李丹妮。


得知袁迪宝已婚后,二人选择了坚守道德,“我没有权利把幸福建立在另外一个女人的不幸上,去抢别人的幸福,这个结果我不能接受。”李丹妮深明大义,为了不造成另一个无辜女人的不幸,毅然选择分手。


离别在即,李丹妮剪下了一缕金发,褪下戒指,交给袁迪宝。“他心碎的眼神啊,几十年了,我从来不曾忘记。”李丹妮不知道,在袁迪宝的眼里,同样留下了她黯然的身影。


1956年两人分离,丹妮带着伤痛离开中国。半个世纪的岁月,丹妮一直未婚。



重续前缘



1994年,袁迪宝的妻子不幸离世,远在法国的李丹妮却一直未婚。这份感情,真的只能永远深埋在心底吗?


孩子们并不知道袁迪宝和李丹妮的故事。直到2010年春节,一位亲戚来拜年,偶然说起袁迪宝年轻时是个大帅哥,还差点娶了个外国老师,三儿媳欧阳鹭英这才向公公求证此事,已经82岁高龄的袁迪宝无奈地点了点头。


这段凄美而深刻的异国情缘,连儿孙们都为之动容。欧阳鹭英劝公公,再写封信给丹妮老师吧。“以前你怕妈妈伤心,现在她都过世十几年了,你还要辛苦隐藏这份感情吗?”



沉寂的心再次被唤醒。袁迪宝花了几个晚上,写了相同内容的5封信,寄向了大洋彼岸。


5月1日,终于从法国来了一封信。袁迪宝双手颤颤巍巍地接过这封信。里面是3张写得密密麻麻的信纸,还夹着一张彩照。袁迪宝端详着照片上熟悉而陌生的容颜,再看看纸上熟悉的中文笔迹,老泪纵横。


像年轻时一样,两位老人重新开始了书信往来。


亲爱的丹妮:接到你的信我激动万分,认为这是一个奇迹……我倒在床上,求上帝给我启示,最后想到了,50多年前上帝叫我来认识你,是要我来爱你的。离别50多年后,再让我们相见也是要我来爱你的……

亲爱的迪宝:你的来信收到不少天了,没有及时回信的原因很简单,我反复不停地看,一遍一遍地看,就怕忘了重要的某件往事,信难以释手,而且想得很多很多……两年来,因为常生病,我开始整理东西了,特别是书信和照片。你给我的,我都保留到今天。

亲爱的丹妮:接到你的来信后,我日夜思念着你,只有默默唱歌,纾解心结。你独身至今,信物也留存至今,请原谅我的负罪感,我们要重生。如果你愿意,你来和我们同住,我的儿、媳、孙一定会把你当妈妈、奶奶尊敬的。

亲爱的迪宝:你寄来的照片放在我书桌上,不论我在做什么,我不时都会过来看那张照片,你的微笑没变,还是那么甜蜜,你第一次来上课也是这个微笑……虽然50多年没见面,没有聊了,今天通过文字,感觉面前的你还是当年的你。


你那封信我看了后,成千成万的音调、诗句、色彩涌出心头,这种美感我早以为是不可能再出现在我的余生里。深夜了,我坐下朝天看月亮和星星,我朝天看莫不是想看到你吗?我深知你是真正爱过我的人,正如我真正爱过你一样。


白发牵手



2010年8月,袁迪宝的三儿媳去了法国,看望李丹妮。她还亲切地称呼丹妮为“丹妮妈妈”。


2010年9月18日,厦门高崎机场,袁迪宝捧着55朵玫瑰,他的三个儿子各捧着一束鲜花,翘首以盼。


李丹妮在欧阳鹭英的陪同下走出机场出口。她不断问欧阳:“我第一句话该说什么呢?”


幸福慈祥的丹妮奶奶~~


可是,这份超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哪怕千言万语,在此刻都会显得多余。两位古稀老人望着对方,什么话也没说,就相拥在了一起。


2010年9月21日,,办理了结婚登记。


2010年9月26日,儿子儿媳们以及孙子们在鼓浪屿为二老举办了隆重的婚礼。



“我忽然又有了一个家!感觉非常非常好!儿子儿媳们都对我非常好!”新婚的李丹妮始终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场梦。



最后的时光


他们这样来度过余生:上午,袁迪宝去游泳。李丹妮则会打扫房间,把丈夫的衣服和手帕从大到小一件件熨好。下午,李丹妮会做些备课的工作。每星期厦门大学法语系的学生要来三个人到她家,由李丹妮主持一个法语角的活动。袁迪宝则在编辑和润色李丹妮的法文传记《混血儿》的中文译稿。晚上吃过饭,袁迪宝要和李丹妮在复式住宅的楼上一层来回散步。



“两人一直相守在一起,后来李丹妮渐渐糊涂了,许多人事已不记得,但与爱人也仍然每日对望,每日握手、亲吻。袁迪宝吃饭时也总不忘给丹妮夹菜,总是把丹妮带在身边。”



相伴走过7年的人生旅途,19日上午九点四十五分,这段传奇的男主人公袁迪宝在丹妮和家人的陪伴下安然过世,享年90岁。


欧阳鹭英告诉笔者,袁迪宝过世的时候,丹妮守在他身边,看似人事不知的她却清楚地知道发生了什么,伤心地哭泣了。


永远的传奇


这段跨国奇侣的爱情佳话一直流传于世,他们的儿媳欧阳鹭英不但努力让这两位老人再续前缘,还与作家袁雅琴共同执笔,将这段传奇故事写成文学作品《用爱等一生》,并于去年出版发行。这本书中写到:二十五岁遇上他,八十三岁嫁给他,造化弄人,时间无情,好在他们的人生乐章有始有终。




两个老人分离半世纪,

仍至死不渝的真挚爱情感动不少人,

为这份真挚的爱情点个


来源:综合杭州日报、鼓浪屿知多少(lovegulangyu)、三联生活周刊

编辑:肖苔




武清大管家    全心全意搭平台   尽心尽力搞服务

商户合作:13752191813    微信号:644966777

 搜索微信公众号 "武清大管家" 或“wuqing022” 获取城市最新资讯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